很多同学表示对内容很感兴趣,想了解211本科、双非本科能够申请到“港三新二”需要匹配的GPA是多少?
本篇文章要说的是211本科达到什么样的GPA才能够申请中国香港院校TOP3,和新加坡院校TOP2?夹在“985本科”和双非本科之中的211,GPA上又会有哪些不同?
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:本次分析仅针对普通211本科院校,而一些特定学校,比如上海财经大学申请商科,北京邮电大学申请计算机......这类学校申请对应优势专业,学校类别甚至可以和985“看齐”。
从这儿也能看出申请是一件针对性很强的事情,大家千万不能仅仅通过简单对比就得出结论,还是和专业导师沟通一下情况比较好。
”
01
GPA多少合适?
⚠️注意⚠️
下文中所有总结的内容,都是根据过往的申请案例的归纳的,申请是个案的综合规划,大家参考即可,实际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后才能做判断。
应届生
热门专业:3.7
超热门专业:3.9
冷门专业:3.3
超冷门专业:2.8
工作党
需要特别强调一下,这里面的工作党,指的是工作经验达到两年以上,且工作经验需要和申请专业相匹配。
热门专业:3.5
超热门专业:3.7
冷门专业:3.0
超冷门专业:2.5
当然,上面总结的是GPA一项而已,但申请是综合考虑的结果,并不是只看其中某一项的数据好坏,因此大家准备的时候,千万不要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一项之上,而忽略了其他因素(实习、科研、语言成绩、标化考试......)
02
低GPA如何升级?
这部分内容其实更多适用于还在大一或者大二,因为大三或者大四多半就来不及了。
如果想提升GPA,需要在选课上下功夫,所谓学习能力不足,投机取巧填补,就是这个道理。但这种投机取巧也不是随便选课就行的。
要想课程好过,一定要知己知彼,这离不开“年代相差不远”的学长、学姐的点拨。注意,接下来的选课策略不仅本科选课能用上,将来留学的时候选课也能用上,各位要拿本子记下来!
要问学长学姐,哪些课程好拿分?有些老师看似很严厉,但期末的时候很仁慈,可有些老师则正好相反。
第二、利用选修课。这里面有个注意事项是,一定要先明确自己的留学专业目标,特别是想要完成跨专业申请的同学,很需要靠选修课来增加自己的专业匹配度,再结合前面提到的选择策略,就可以完美的解决上面的问题了。
第三,专业课成绩。很多学校其实不仅看选修课,对专业课的GPA也有要求,并且专业课成绩权重或者说重要性比选修课来说会更强,这部分提升的办法,就是努力学习啦!
03
GPA已经定型又该怎么办?
大四了,定型了,要咋办?
这部分同学就要明白,申请的根本逻辑是综合考量,所以赶紧提高软性背景,在实习上、科研上、比赛上下功夫。
另外,语言成绩考好点、申请商科的话,再去搞好GMAT/GRE.
除了软性背景+标准化考试外,还有一个环节,就是把“丰富的自我介绍”拿出来!也就是搞好文书!
好的文书能够塑造新人设,帮助教授感受到申请人能力和对专业的喜欢,让招生官有好印象,因此文书也许是救命稻草!
这家伙太懒了,什么也没留下。